在地訊息


澎湖旅遊網
澎湖先民趣事多
 澎湖先民趣事多澎湖縣文史工作者蔡光庭從馬公高中教職退休後轉而從事姓氏源流田野調查,經過六年來孜孜不倦辛苦工作,獲致豐碩成果,全縣五鄉一市的調查工作已完成八、九成。本月十五日蔡光庭獲文化局邀請,將公開發表研究成果,把自己在田野調查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訪談中獲知的先民移民趣事與同鄉們分享。 蔡光庭指出,澎湖人的祖先從大陸和金門移居澎湖,身分以漁民居多,其次是農民和商人,也有一些人是明、清兩朝官吏和軍人奉派來澎,後因各種際遇定居於此。蔡光庭訪談他們的後代,過程中獲知不少代代口耳相傳的小故事。 例如,清乾隆朝中期福州人胡光彩,原本是朝廷派往台灣作官,但赴任途中船隻遇強風漂流至澎湖,只好落戶成為澎湖人,其後代子孫散居湖西鄉東石村。另江蘇無錫人朱晉英於清道光26年︵1846 ︶奉派來澎湖任師爺官職,退休後落戶於澎,其子孫現散居於馬公市舊地方法院一帶。 還有一些先民是清朝兵隨軍隊來澎,後遇日軍攻澎而成逃兵,這些清朝逃兵因為擇偶條件較差,很多選擇娶寡婦或接受本地人招贅。例如,清朝水師兵黃伊原隨部隊駐防湖西鄉,光緒21年︵1895︶日軍從裡正角登陸,黃伊一路遁逃至馬公市東甲民宅內躲藏。當時清兵穿草鞋,日軍即根據腳上草鞋痕跡到處捉拿清軍逃兵。黃伊雖已換穿民服,但腳上草鞋痕跡久久不退,因而躲了很久不敢外出現身。適巧收容他的民家有個童養媳跟兒子命格不相合,於是將兩人﹁送作堆﹂,招了黃伊入贅為婿。其後代散居今馬公市重慶里一帶,紫光冷飲店老闆黃啟明即為其孫,另一名孫子黃秀雄曾任國小校長。 另有清朝兵朱吉祥原為安徽人,隨部隊駐守外垵西台古堡擔任砲台手,日軍入侵後成為逃兵,後入贅一名許姓寡婦,其後代變成姓許。現馬公市縣立體育場旁的儷人美容診所許忠仁即為其曾孫。清咸豐年間也有名叫倪康的清朝兵成為逃兵,逃至今白沙講美村後將軍裝及所攜刀械埋入土中,化身為平民。倪康後入贅許姓人家,但後代仍姓倪,包括今日講美村倪代書及其兄打石師傅倪平杭。 除了重現古早年代澎湖先民的點點滴滴,蔡光庭經過仔細考察和研究之後,還追尋出澎湖第一個移民。明萬曆17年︵1589︶,時年25歲的洪軍重從金門後豐港遷居澎湖落籍,住在今湖西鄉紅羅村東寮,可說是大陸移民入澎第一人。資料來源: 澎湖日報相關住宿旅遊推薦:澎湖民宿藍海風晴,澎湖民宿藍海天晴,澎湖旅遊